时间:2014-05-28 09:38:16
作者:世邦机器
我国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应用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建筑垃圾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废弃混凝土和废砖的再生利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专家用4种不同的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了强化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强化试验表明,水泥外掺Kim粉浆液强化再生骨料效果理想,能够较好地提高再生骨料的性能。
青岛理工大学李秋义在借鉴了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实用且有效的处理方法即再生骨料颗粒整形强化法。所谓颗粒整形强化法,建筑垃圾破碎机就是通过“再生骨料高速自击与摩擦”去掉骨料表面附着的砂浆或水泥石,并除掉骨料颗粒上较为突出的棱角,使其成为较为干净、较为圆滑的再生骨料,从而实现对再生骨料的强化。强化后的再生粗、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和砂浆,用水量明显减�。慷认灾岣撸账跣阅芎湍途眯阅芏加泻艽蟮母纳�。
同济大学肖建庄等在拌制再生混凝土前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湿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且耗能较低,并于2003年在同济大学校内建成一条再生混凝土刚性路面。
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一种“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该项技术是采用旧房改造、建筑垃圾破碎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碎砖瓦、废钢渣、碎石等建筑垃圾为填料,经重锤夯扩形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并采用了配套的减隔振技术,具有扩大桩的端面积和挤密地基的作用。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可达500~700kN。经测算,该项技术较其他常用技术可节约基础投资20%左右。
香港理工大学潘智生等研究和开发的利用机压成型的方法制造混凝土隔墙板和铺路砖、砌块以及利用常压蒸气养护等方法使得再生混凝土得到很好的应用。
郑州大学毋雪梅等将废弃混凝土和混有砂浆的废弃碎砖块分别磨至不同细度作为矿物掺合料部分替代水泥,研究表明:未加激活剂情况下,掺量在10%内,不降低水泥力学性能,甚至能略微提高水泥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早期强度。当取代量超过20%后,力学性能明显下降,但对水泥的物理性能影响不大,并且标准稠度用水量的降低有利于混凝土的工作性。
盐城工学院张长森将建筑垃圾中无机渣作为水泥混合材,研究表明:粉磨后的无机渣掺入到细磨的P?I型硅酸盐水泥中,水泥比表面积为432.2m2/kg,掺入20%无机渣的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可达54.1MPa,且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END-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包括含陶粒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中掺人膨胀剂,与仅使用硅酸盐水泥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提高6%~22%,在内掺10%膨胀剂的条件下,晚期(250d)抗压强度有较大的增长。
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减少本来不该要的维修和重建工作,就是减少了建筑垃圾产生的可能性。
试验基本原理,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氯离子能通过混凝土试件向正极方向移动,以测量一定时间内通过混凝土的电荷量反映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
筛分效率是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物料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微粉含量: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中粒径小于75I.zm的颗�:�。考虑到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中粒径小于751*m的颗粒与天然砂和机制砂不同,水泥石含量较多,含泥量和石粉含量相对较少,采用微粉来定义小粒径颗粒。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最终处置以回填为主。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